一、传统文化中经典作品的考查
古代浩瀚的文化典籍中蕴含着先贤们思想的精髓,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、道德观和人生观。诗经、楚辞、乐府民歌、汉魏风骨、唐诗宋词、元明剧曲、明清小说……诵读经典文化作品,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。
例1.下面是《孟子》中关于治国的语录,阅读后,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孟子治国思想的核心。
[材料一]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译文:能施行仁政的君主,支持他的人就多;不施行仁政的君主,支持他的人就少。
[材料二]国君好仁,天下无敌焉。
译文: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,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。
[材料三]君仁,莫不仁;君义,莫不义;君正,莫不正。
译文:君主仁,没有人不仁;君主义,没有人不义;君主正,没有人不正。
(2)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,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,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。
①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
②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
③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
我选择的名言:_____________
传统美德:_____________
现实意义:_____________
二、挖掘传统节日
传统节日里蕴含着民族精神、文化氛围、风俗习惯、传说佳话,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情感。除夕、春节、元宵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是我们共同珍视的节日,而众多的民族和地域节日。
例2.2017年是农历鸡年,请写出三个含有“鸡”的四字成语。
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三、陶醉艺术风采
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勤劳而智慧的民族,创造了许多灿烂而优秀的文化艺术。如琴棋书画、曲艺民乐、金石图案、建筑工艺、语言文字等等。这些除了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,还潜移默化地使人受到真、善、美的熏陶和感染,从而引起思想感情、人生态度、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。
例3.(2010年福建漳州卷)综合探究。
材料一: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,至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,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。中华玉温润玲珑,以优美的造型、瑰丽的色彩闻名与此。
材料二:一组玉雕图。
材料三:古往今来,玉是美的化身,象征高洁、坚贞的精神。“冰肌玉骨”、“锦衣玉食”,人们用玉字组词,来形容美好的事物;“怀瑾握瑜兮,穷不知所示”,屈原将玉比作美德,用玉抒写贞操和志气……
读完上述材料后,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副对联,要求内容与材料有关。
上联:
下联:_____________
四、领略民俗风情
俗话说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我国幅员辽阔,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。地方特产、餐饮美食、珍禽异兽、风俗习俗、传说神话、礼仪文化、民间文化、歌谣乐舞、赏花品茗、自然风貌等等都成为民俗风情的重要内容。领略传统民俗,打造独特的乡土地域文化,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例:什么是“成人礼”?现代学生在什么时候举行成人礼?